文/木木三酱
「早上把你叫醒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这条鸡汤在社交网络上有着长盛不衰的流传度,几乎每个身患「早晨懒床癌」的家伙给自己喝过一口。只是鸡汤虽好,却不能多喝——相比冬日清晨的温暖被窝,无论是闹铃还是梦想似乎都不好使。
正是因为同样有「懒床癌」的切身痛点,在杭州梦想小镇的几个创业年轻人决定杀死它,咒语是:要有光。
他说,要有光
Gooro智能太阳光光源灯是来嗨科技(Light Hi)团队的第一款产品。这款智能灯的主打功能之一,就是可以自定义日出时间和日出时长,以此实现智能唤醒。
Gooro的直径是7cm,这个大小相当于A罩杯的尺寸,据说是来嗨团队多次试验的结果,按照他们宣传文案中的说法,「7cm刚刚好,最适合亚洲人的抓握感」。据说为了将光源、电路板、电池等等部件全部集合在一个7cm的小球空间里,结构团队差点被逼疯。
来嗨的创始人程章是来自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的研究生,拿过红点和IF的大奖,甚至还写过这样论文——《基于全光谱人工光源对于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光与时间在情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一个「科研型」的创业者,程章对光线对人体的影响有着天然的热情。根据一般的规律,清晨人如果被闹铃叫醒,很容易心情烦躁,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毁掉一首歌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设为闹铃」段子流传。但是阳光则不然。由于人体对光线的感知规律,当大自然的光线从窗外射入时,人体就会收到「唤醒」的信号,进而醒来。
然而,被自然光唤醒往往是一种奢侈——除非你拥有足够大的窗户和位置足够好的住房,同时还要避开连绵的阴雨和雾霾。同时,普通的灯光对于沉睡初醒的人来说,又往往太过刺眼,就像闯入耳中的闹铃声一样令人不悦。来嗨的这款Gooro智能太阳光光源灯就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光。
程章说,Gooro的全光谱LED拥有95完整度的太阳光谱,照射后能够有效抑制褪黑素,让身体主动苏醒。
不止是叫床
智能唤醒只是Gooro的功能之一。在来嗨的设计里,它还肩负着助眠呼吸灯、入睡定时灯、阅读灯、番茄工作灯、阳光植物灯等功能。
程章说,他们按照朋友拉朋友的方式,组织了一个「光源群」,定期组织活动,每一期请大概十个人过来免费喝茶免费聊天,聊聊八点钟的阳光,以此收集用户意见。除了智能唤醒功能是团队的初始设计,其他的功能都是来源于这个种子用户群。在来嗨团队看来,用户就是上帝,上帝说要有光,有了gooro,希望未来还是让用户来定义更多的功能和玩法,而他们只是技术平台的实现者。
来嗨的团队中,「西一欧兼设计师」就是程章,他又因一头卷曲成非常态的头发被戏称为「卷毛」;西欧欧周舟曾在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筑境室内担任设计师,英文名Jojo,因此被戏称为「舅妈」;西提欧白老师是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科学学士和清华大学生物系神经科学实验室博士研究生以及澳大利亚国家信息通讯实验室博士(头衔太多,此处省略N字)……创始人卷毛和舅妈在一场创业活动中相识,两人相谈甚欢后决定组队创业,然后就有了来嗨。
在智能灯领域,早在来嗨之前就有厂商涉足,飞利浦、松下和小米都有相关的产品。目前看来,来嗨至少有价格和工业设计上的优势。不过,在来嗨的办公室里,我没有看到一个保存完整的竞品——为了研究对手们的进展,来嗨团队无一例外地将它们全都拆得「粉身碎骨」。
创造光的行业
来嗨团队目前正在寻求天使融资,不过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除了Gooro这款已经面世的智能灯以外,来嗨正在研发的第二款智能灯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它采用了变化更为丰富的彩色光源,并加入了音响单元,能够模拟丰富的自然场景。
来嗨科技目前正在研发的一块模组,能够将音乐数据转化为光谱数据,借此希望赋予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来嗨的第二款智能灯还在研发之中,预计会在2016年底发布。
程章说,过了硬件单品阶段之后,未来来嗨希望能够制定谱写规范和标准,并以PGC和UGC的方式引导用户创作,「发现所有光的可能性」。而至于来嗨的商业模式,最终落脚点是希望提供光源的解决方案。KTV、商业地产、旅游景区……参与到一切与光有关的行业,是来嗨最远的愿景。
靠单品打天下的硬件创业路,显然并不好走。Gooro智能灯刚刚登陆淘宝众筹不久,目前已完成众筹进度的74%。但这之于他们「创造光的行业」的目标来说,只不过是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