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无疑是智能家居的爆发年,不仅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如苹果、Google、阿里巴巴、小米、乐视等推出了各自的智能产品,还有一些传统的设备制造厂商也纷纷加入了战端,如美的、海尔、九阳、格力等家电巨头。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加大智能家居的布局,都在争夺未来物联网的入口。据家核优居平台不完全统计,市场上涌现出的智能家居产品已经有数万种之多,几乎已经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市场已成为了一片红海。
各大巨头的入局,并未完全激发智能家居市场的活力。我们甚至发现,智能家居在消费者这一端已经尴尬入冷,很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并不买账。那么,作为智能家居市场的入局者,到底如何才能制造出一款真正畅销的智能家居产品呢?
找准刚需,做出接地气的产品
智能家居的刚需究竟在哪里?我们好好回想一下,每天我们必须要用的日常物件是哪一种呢?据家核优居平台分析,真正刚需的产品还集中在厨房和安防。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最看中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厨房可以解决温饱问题,安防则解决人们的安全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智能家居市场的新入局者,可以选择从这两个点去切入市场,这样赢得市场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当然,厨房和安防依然是两个相对比较大的领域。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选择切入点呢?在今年两会上,董明珠和雷军都在吆喝,要做中国人最好的电饭煲。3月8日,格力正式推出了大松电饭煲;3月29日,小米则在“小米生态链2016春季沟通会”上推出了米家电饭煲。足以证明,这些巨头都已将电饭煲作为智能家居的刚需切入点,更别说还有美的、苏泊尔、九阳等家电巨头在前面已经抢先布局。笔者认为,在厨房领域,新入局者机会已经不多。所以更建议集中发力安防领域,智能门锁将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
找对市场,做好精准营销推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光有了好产品还不行,还能会“吆喝”,要找到精准人群。任何一款智能家居产品,能确保人人都有需求么?有些人根本不会用,对智能家居的学习成本很高,作为新入局者,我们能支付如此高昂的营销成本么?当然,这就需要借巧力,找好适合推广智能产品的平台。我们在调研一些企业发现,大部分企业还是在借助传统的手段在做智能家居的推广,比如在报纸、电视上投放广告,天猫、京东上做营销等等。不可否认,这些媒介用户基数不少,但是能确保他们所面对的用户都是智能家居的爱好者么?这样不就造成了营销成本的巨额浪费吗?
作为初创企业,特别是智能家居的新入局者,更应该要用“最少的钱办出最大的效益”的事情。在家核优居平台上,所聚集的人群都是智能家居的爱好者,都是对智能家居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购买意愿的用户,具有极高的营销转化的精准性。专业的人才能做专业的事情,智能家居营销服务还是需要专业的平台进行专业的推荐。像“道来”智能门锁,在家核优居平台上,已经未买先火。
找出差异,做到个性化的服务
很多用户向家核优居平台投诉,一些智能家居售后服务不到位,坏了压根儿就没人修,或者维修服务点很少。售后服务已经成为制约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一道门槛。毕竟,现在的智能家居产品都价格不菲。对于用户而言,既然付出了高昂的价格成本,就需要享受到特别的服务,不然怎么会产生回头客呢?
对于初创企业或初入局者而言,要想一下子兴建这么多售后服务点也不太可能。那么,该如何做好售后服务呢?一是需要严格把控质量关,重视质量检测,争取出品的每一件智能家居产品都是百分百合格的产品,这对企业的信誉至关重要;二是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客服电话要随时保持可以接通的状态,免费为客户办理退换货手续;三是要建立客户档案,收集用户信息。在用户过生日、节假日等特殊日期,作为企业可以及时送上祝福。一个用户背后站着100位客户,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心意可以赢得市场的更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