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又到了冰箱销售旺季。受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环境因素影响,国内冰箱市场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出现了零售量和零售额的下滑。进入2016年,中国冰箱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迹象。5月26日,“2016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暨趋势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海尔、美的、美菱、西门子等国内外主流冰箱品牌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冰箱行业发展方向及趋势。产品结构持续调整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1-4月国内冰箱销售量同比下滑5.90%,销售额同比下滑8.15%。随着冰箱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内冰箱整体平均价格出现了下降趋势。1-4月份冰箱整体平均价格较2015年同期下降4%。其中,两门冰箱均价下降了4.9%,对开门冰箱均价下降了16.9%,三门冰箱均价下降了5.4%,四门及以上冰箱均价下降了11.4%。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蔡莹表示,从冰箱整体平均价格走势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及生产成本的控制,各种不同类型冰箱的销售均价都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价格走势也反映了冰箱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主动搞促销降价活动也是冰箱整体均价下降的重要原因。虽然冰箱行业竞争激烈,但是随着产品结构的变化,对开门、多门、风冷、变频、智能等类型的冰箱表现出很强的渗透力。京东家电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对开门冰箱占比从14%提高到了22%,多门冰箱占比从3%提高到了13%。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表示,对开门、多门、风冷、变频、智能冰箱的走俏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随着中产阶层、富裕家庭的增多以及冰箱消费主力人群消费理念的转变,冰箱行业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冰箱企业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产业模式变革造就发展机遇“新常态”下的冰箱行业,面临着市场规模增速趋缓、新能效标准实施、消费需求不振等多重挑战,同时来自产业外围环境与相关政策的变化,也给冰箱行业提出新的考验。
为寻求市场突围,冰箱业在商业模式、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多方面展开了新的探索。一些主流冰箱品牌加速转型,力图找到互联网时代的新活法。在硬件难赚钱的情况下,有冰箱企业提出了“硬件+服务”的商业模式,与生鲜电商等第三方开展合作,力图把智能冰箱打造成一个消费入口,通过消费者食品消费数据打通整个家庭食品供应链,进而衍生一种新的厨房生态经济。随着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成为主导,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压货、大规模销售的传统产销模式已难以奏效,有冰箱企业开始探索以“零库存”和“T+3”客户订单制度为代表的C2B家电定制模式,通过智慧互联工厂实现由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满足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