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普及,头盔作为重要的安全装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然而,消费者在购买新头盔时常常会担心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同时对如何选择一款安全、舒适且符合标准的头盔感到难以抉择。对此,本文将一一解析,以供大家参考。
一、新头盔是否含有甲醛?
1. 甲醛的来源与可能性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某些化工产品和材料中,例如胶水、涂料和纺织品。头盔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含有甲醛的材料,主要包括:
• 内衬材料:头盔的内衬通常由纺织品或海绵制成,这些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含甲醛的粘合剂或染料。
• 缓冲层:部分头盔的缓冲层(如EPS发泡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化学胶黏剂,存在甲醛残留的风险。
• 外壳涂层:头盔外壳的喷漆或粘合工艺也可能引入甲醛。
根据消费者协会和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的消费提示,部分低质量头盔可能因使用劣质材料而含有甲醛,长时间佩戴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如引起皮肤过敏或呼吸道不适。
2. 甲醛含量是否安全?
头盔的生产和销售受到严格的国家标准监管,例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GB 811-2022)。该标准对头盔的安全性能有明确要求,但并未直接规定甲醛含量的限值。然而,部分省市的市场监管部门建议消费者选择通过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头盔,因为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符合相关材料安全标准,甲醛含量通常在安全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优质品牌的头盔通常采用环保材料,并通过ISO-9002或3C认证,甲醛含量较低。而一些价格低廉的头盔可能使用劣质材料,导致甲醛超标的风险更高。
3. 如何判断新头盔的甲醛含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初步判断新头盔是否可能含有甲醛:
• 嗅闻气味:新头盔在打开包装后可能有轻微的气味,但如果气味刺鼻或持续不散,可能是甲醛或其他化学物质残留的信号。选择气味较小或无明显异味的头盔。
• 查看认证:优先选择带有3C认证标志的头盔,这表明产品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材料安全性更有保障。
• 通风处理:购买新头盔后,建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放置几天,让可能的挥发性物质自然散发。
4. 减少甲醛影响的建议
• 购买后通风:新头盔到手后,可在通风处放置3-5天,定期翻动内衬以加速气味散发。
• 选择正规品牌:知名品牌通常有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减少甲醛超标的可能性。
• 清洗内衬:如果头盔内衬可拆卸,可用清水或中性洗涤剂清洗,降低残留化学物质。
二、如何选购安全头盔?
1. 看:检查外观与认证标志
• 外观与结构:优质头盔应具备硬质外壳、厚实的缓冲层(如EPS发泡材料)、宽且牢固的系带以及可靠的锁扣。外壳材料通常为ABS工程塑料或碳纤维,高端头盔可能使用玻璃纤维。
• 认证标志:摩托车头盔需符合GB 811-2022标准,并带有3C认证标志。电动自行车头盔分为A类(适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黄色椭圆形标志)和B类(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天蓝色菱形标志)。消费者应根据骑行车辆类型选择合适的头盔类型。
• 标识信息:检查头盔是否有规范的中文标识,包括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和合格标志。避免购买“三无”产品(无厂名、无厂址、无标准)。
2. 闻:检查气味
如前所述,头盔不应有刺鼻气味。轻微的气味可能是正常材料气味,但强烈或持续的化学气味可能表明存在甲醛或其他有害物质。选择气味较小的头盔,并在使用前充分通风。
3. 按:测试缓冲层性能
• 缓冲层质量:用手稍用力按压头盔的缓冲层,优质缓冲层应手感密实,略有回弹性,不易变形或掉渣。缓冲层是吸收撞击能量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头盔的防护效果。
• 外壳刚性:轻轻挤压头盔两侧,检查外壳是否具有足够的刚性。优质头盔外壳应坚固耐压,不易变形。
4. 戴:试戴舒适度与贴合性
• 贴合度:试戴头盔时,头盔应与头部紧密贴合,无明显晃动,但也不应过紧导致不适。头盔前部应覆盖前额,后部应保护后脑勺。
• 护目镜:如果头盔配有护目镜,选择透明度高、无裂纹的镜片。茶色或彩色护目镜可能影响夜间视线,需谨慎选择。
• 系带与锁扣:系带宽度应超过成人拇指,锁扣应牢固且易于解开,确保佩戴安全且方便。
5. 问:了解头盔类型与适用场景
• A类与B类头盔:根据GB 811-2022标准,A类头盔适用于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提供更高的防护性能;B类头盔仅适用于电动自行车,重量较轻,适合短途骑行。消费者应根据骑行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
• 价格参考:符合新国标的头盔价格通常在60元以上,过于便宜的头盔可能存在质量隐患。
• 使用场景:不同骑行场景需要不同类型的头盔。例如,全盔适合长途或高速骑行,提供全面保护;3/4盔或半盔适合短途城市骑行,但防护性能较低。
6. 其他选购注意事项
• 品牌选择:推荐选择知名品牌,知名品牌在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上更可靠,安全认证齐全。
• 保质期:头盔的缓冲层材料(如EPS)会随时间老化,建议每3-5年更换一次,即使未发生碰撞。
• 尺寸选择:测量头部周长(前额上方约2.5厘米处),对照品牌提供的尺码表选择合适的头盔尺寸。
三、头盔使用与维护建议
1. 正确佩戴
• 头盔应水平佩戴,前部覆盖前额,后部保护后脑勺。系带应调整至下巴处贴合,但不勒紧,确保两指宽的松紧度。
• 避免头盔前仰或后翘,以免影响防护效果。
2. 定期检查与更换
• 检查头盔是否有裂纹、变形或内衬磨损。任何明显损坏的头盔应立即更换。
• 即使未发生事故,头盔的缓冲层也可能因老化而失效,建议每3-5年更换一次。
3. 清洁与存放
• 可拆卸内衬可用中性洗涤剂清洗,晾干后装回。外壳可用湿布擦拭,避免使用强酸碱清洁剂。
• 存放时避免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以延长头盔寿命。
四、常见误区与解答
1. 误区:价格越高的头盔越好
虽然高价头盔通常使用更优质的材料和工艺,但并非所有高价头盔都适合每位消费者。关键是选择符合国家标准、适合个人需求的头盔。
2. 误区:电动自行车头盔随便选就行
电动自行车头盔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甚至没有缓冲层,安全性堪忧。建议选择符合GB 811-2022标准的B类或A类头盔。
3. 误区:新头盔气味是正常的
轻微气味可能是材料本身的味道,但刺鼻气味可能表明甲醛或其他有害物质超标,应谨慎选择。
大家在选购头盔时,遵循“五步法”(看、闻、按、戴、问),结合国家标准GB 811-2022的要求,优先选择符合认证、材料优质、佩戴舒适的头盔。同时,正确佩戴和定期维护头盔是保障骑行安全的关键。